油路块是液压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件,它负责控制液压油的流动,将分散的油路集中在一起。通常由金属制成,设计和加工要求较高,成本也相对较高。在加工过程中,常常会遇到内部毛刺的问题,如何有效去除毛刺是保证油路块质量的关键。下面,我们就来看看油路块的加工技术要求以及去除毛刺的方法。
油路块的加工技术要求
1. 原材料选择:用于制造油路块的原材料(如钢板、锻件)应符合相关采购标准的要求,确保材质的可靠性和一致性.
2. 外形加工:根据设计图纸,对油路块的六个面进行铣削加工,确保外形尺寸的精度符合设计要求.
3. 划线定位:在油路块的外形上进行划线,为后续的钻孔等加工步骤提供准确的定位参考.
4. 钻孔加工:按照图纸设计要求,对油路块进行钻孔加工,孔径和孔位要精确,以满足油路的连接和流通需求.
5. 油孔设计:油路块内的油孔设计要合理,确保在工作温度和系统通流能力范围内,流体流经通道时产生的压降不会对系统的效率和响应产生不利影响.
6. 插孔加工:对于有盖板式插装阀的油路块,要按照图纸要求的精度进行插孔加工,并注意保护阀块表面,避免磕碰和划伤.
7. 表面处理:加工完成后,油路块的各个表面不得留有划痕或其他伤痕,以保证其外观质量和使用性能.
8. 质量检查:根据施工图纸及对应的液压原理,对加工完成的油路块进行质量和功能检查,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.
9. 毛刺去除:去除油路块内所有孔道的毛刺,以避免毛刺对油路的堵塞和磨损.
10. 清洗与防护:处理完成后,用煤油等清洗剂将油路块的所有孔道清洗干净,不得留有铁屑等杂质。清洗后,用塑料堵住各孔口,防止脏物进入,并将油路块放置在清洁干燥的场所。在运输过程中,每个油路块要单独放置在软包装箱内,以免磕碰和划伤表面.
油路块内部毛刺清理方式
1. 化学去毛刺:将清洗干净的金属零件放入50℃左右的化学溶液中,零件表面金属以离子形式转移到溶液中,形成一层保护膜,使工件表面不被腐蚀,而毛刺则被化学作用去除。根据去毛刺工件材料的不同,可选择不同的化学溶液,如盐酸、硫酸、盐酸二基苯胺和水等按比例配制。化学去毛刺适用于小的金属零件,能有效去除厚度小于0.07mm的细小毛刺.
2. 高温去毛刺:将需要去毛刺的零件放入密封的高温去毛刺机床内,送入一定压力的氢氧混合气体,经火花塞点火后,混合气体瞬时爆炸,放出大量热量,瞬时温度高达3300℃以上。由于爆炸时间极短,零件的毛刺被烧掉,而其他部分来不及变化。此法适用于任何结构形状的金属、塑料、橡胶零件,尤其是形状复杂且手工难以去除毛刺的零件。操作时,需根据零件材料选择合适的氢氧混合比和充气压力,并在去毛刺前后进行清洗和中和处理,以去除氧化膜.
通过以上介绍,我们可以了解到油路块的加工技术要求以及去除内部毛刺的方法。在实际加工过程中,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操作,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去毛刺方法,以确保油路块的质量和性能,为液压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.